登录 | 注册
中华侯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侯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中华抗倭名将---侯继高 第 16 楼

神秘普陀——萧畅
  
  
来到一个岛,这个岛是菱形的。你如果以为这个岛跟其它岛没什么区别那就错了——这个岛是古色古香的。清晨,花草上还沾着晶亮的露珠,空气沁人肺腑,而郁郁苍苍的古树掩映中,是那些古朴生动的建筑——连那些用作客栈的房子也古色古香。
现在你站在环岛路上,路的一边有巨石,巨石有字,是“海天佛国”,抗倭名将侯继高所题。而路一侧,是长达一千余米的金色地毯似的柔软沙滩,被人称为“千步沙”。如果择一个日光熹微的清晨,你走出那古朴的房舍,走出古树的襁褓,你独自来到沙滩上,寂静无人,整个岛仿佛都是你的,飞溅的潮水为你一个人高唱。然后,你在沙滩里寻寻觅觅,一定会有许多发现,那里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图案。你终于看到了一支箭射穿的两颗心。这时,日光出现了,海平线上一个红色的婴儿跃出海面……。
清晨也是你整装出发的时刻,有古刹和遗迹在等着你。三大寺、南天门、磐陀石、铜殿……。光听名字,那么多,而且无不闻名。说它是岛,不如说,它更象人心中的一尊佛。
与内陆的五台、峨嵋等齐名,且同属佛教圣地。到此,不理佛也需看佛的。慧济、法雨和普济,是为“三大寺”,而一座比一座巍峨。我们眼中的主刹普济寺建于宋代,占地一万多平米,建筑考究,规模也最为宏大。大殿两旁供奉的神佛天王、文臣武将及各种动物的拟人塑像据称都是观音的化身,展示着观音大士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现的形象。
导游用绵软的上海话介绍:普陀是观音的“道场”,因而佛堂大都供奉观音塑像。导游调皮地眨眨眼睛:在这儿许愿很灵的,不管你是什么愿。于是,同伴们很相信,殷诚地买来香烛,各怀心思地杂在摩肩接踵的香客里。
在前往慧济寺的山路上,我们看到两个老年香客身披佛袍,相互搀扶着在窄长的山路上叩头。山路崎岖遥远,要一直这样叩着头上去!那情景很打动人。在普陀,这样的游客很多很多,带着心愿前来,带着希望离去。不巧,下山的时候,看到一个妙龄的少女,在一步一跪着往山上去。
寺庵多,几乎每走一小段路,前面就会有一个。寺庵中都有僧尼,有的十分年轻,背着书袋。原来这里是全国的佛学中心。听导游说,普陀过去有寺院、庵堂二百余座,僧尼达四千余众,我不由啧啧称奇。恰逢法雨寺的一个庆典,经声抑扬,乐声萦耳,场面十分宏大。一年轻小和尚挎相机穿梭队伍里。同伴将镜头对他,他竟“还击”,也将镜头对我们,就忍俊不禁。听说佛门弟子也新潮,看报纸看电视,打IC电话,还捣鼓电脑什么的。
最著名的“不肯去寺院”滨临海岸。一个很神奇的故事浮想连翩:公元916年,日本僧人自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以为是观音不愿离去,遂在紫竹林中建造起普陀第一座寺庙“不肯去观音院”(紫竹院)。普陀大约就是因此逐渐成为人们供奉观音的佛山的。同伴们见这里峰峦郁翠,景致不俗,也连连感叹着“不肯离去”。不远处潮音洞内,海水撞击岩壁发出雷鸣般的声响。这是所谓“观音显圣”的地方。传闻唐朝有印度僧人在洞口焚烧手指礼拜观音,洞内忽放异彩,于是观音现身。佛心慈悲,之后告诫众生,不得自残。后据传又有目击“观音显圣”者。不过学者们分析说,这只是一种光学现象。
普陀之独特,在于它既有人文山水,又不同于一般人文山水。数千年前,由一个寻常的荒岛,而逐渐成为“圣地”,引得四海朝圣,是奇迹还是偶然?
佛教文化诞生于神秘,依托于神秘。普陀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它具备神秘,也使它具备产生文化的根源。不管怎么说,曾经对于文化熟然无睹的我们,在普陀强烈形成一种感悟——当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正是文化的兴盛之机,当时的大明王朝正如此。而普陀,却见证这一切。
客轮载我们离开时,我们看见普陀渐显渐小地消失了,消失于水天一色的神秘夜幕里。
也许,我们带走了一些什么, 却永远带不走那份神秘。
  

作者:610885998 (2007/12/19 22:27:35)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抗倭名将---侯继高 第 17 楼

是否有“白华山”摩岩石刻图片?如有请发布一张好吗。

  金山卫读者侯耀明 08年10月22日


作者:61.173.244.* (2008/10/22 8:42:49)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抗倭名将---侯继高 第 18 楼

枸杞岛“山海奇观”的传说


嵊泗有个枸杞岛,枸杞岛有个山峰叫五里碑,五里碑上有一块高大挺立的巨石,上面镌刻着“山海奇观”四个笔力刚劲的大字。这字出于明朝将领侯继高的手笔。说起这四个大字,内中有段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活动猖獗,岛上居民深受其害。朝廷派浙江指挥使侯继高带兵前来进剿。谁知那倭寇十分刁猾,一会儿到这个岛,一会儿到那个岛,流窜海上,形踪飘忽,官兵想找到他们如同大海里捞针一般,非常困难。这样周旋了几个月,侯继高心里十分着急。一天,官兵在镇海大营休整。侯继高关在屋里想计策。忽见他的夫人备了香烛要去拜菩萨,侯继高便问:“夫人,今日不是初一也不是月半,你拜菩萨为啥?”夫人道:“老爷常去普陀山拜佛,我想今天就去求求南海观世音,保佑老爷早日旗开得胜,剿灭倭寇。”侯继高听了不由心头一亮,当即就想出一条声东击西的妙计。 第二天,侯继高一边派出探子,到各个岛上去侦察倭寇的动静;一边自己乘坐官船,带着夫人和大批亲随,鸣锣喝地去普陀山烧香拜佛。在普陀山一连住了半个月,又是吟诗又是题词,逍遥自在,像没事人一般。那倭寇得知侯继高在普陀山闲住,便想乘机出来活动。倭寇头领说,侯继高在普陀山,我们就离他远一些,到嵊山、泗礁去闹它个天翻地覆!领头的这么一说,倭寇们撑着快船,都往嵊泗洋面窜去。 侯继高派出的探子很快将倭寇的去向报到普陀山。侯继高连夜率领官兵悄悄来到嵊泗。这天,倭寇齐集嵊山,在岛上杀鸡宰羊大吃大喝。官兵赶到嵊山岛旁边的枸杞岛,随时准备出击。两岛之间只隔一道海峡,风向好的话,木帆船只须半个时辰就可到达。虽然倭寇就在眼前,但在这紧要关头,侯继高非常镇静。他知道,官兵一暴露目标,倭寇就会在眼底下逃掉。当天晚上,侯继高请来几位老渔民,向他们打听嵊山岛的地形情况。正说着,忽听得船桅上的鳌鱼旗呼猎猎响起来。一位老渔民说:“这回倭寇要倒霉了!”侯继高连忙探问原委,老渔民便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原来嵊山岛有两个可泊船的海湾,一个叫箱子岙,一个叫泗洲塘。箱子岙朝西北,泗洲塘朝东南。所以船只到嵊山辟风,总是东南风泊箱子岙,西北风泊泗洲塘。现在风向转了,刮起了猛南风,而倭寇的船都在泗洲塘,如不及时转移,肯定要发生危险。侯继高听老渔民这样一说,心下暗自庆幸。连忙点起战船,带了硫磺、硝石等火器,朝泗洲塘猛扑过来。倭寇头领喝得醉醺醺的回船头,发现风向转了,连忙命倭寇起锚打桨,转移泊船地方。由于船多,又是逆风,一时调不转头来。正忙乱间,忽听得海面上响起一阵喊杀声,一团团火球直朝船上射来。火趁风势迅速蔓延。倭寇的船队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又是风,又是浪,又是火,三路夹攻,倭寇的那些船呀,后船撞前船,前船撞礁岩,大船碰小船,小船撞舢舨,全像无头苍蝇一样,冒着火乱碰乱撞。不一会,船只全部烧毁沉到海底,倭寇全军覆没。 第二天,风过天晴,侯继高在枸杞岛上犒赏将士,乘兴登上了五里碑,豪兴大发,写下了“山海奇观”四个大字。


作者:119.1.3.* (2009/3/3 22:28:58)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抗倭名将---侯继高 第 19 楼

枸杞岛“山海奇观”的传说


嵊泗有个枸杞岛,枸杞岛有个山峰叫五里碑,五里碑上有一块高大挺立的巨石,上面镌刻着“山海奇观”四个笔力刚劲的大字。这字出于明朝将领侯继高的手笔。说起这四个大字,内中有段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活动猖獗,岛上居民深受其害。朝廷派浙江指挥使侯继高带兵前来进剿。谁知那倭寇十分刁猾,一会儿到这个岛,一会儿到那个岛,流窜海上,形踪飘忽,官兵想找到他们如同大海里捞针一般,非常困难。这样周旋了几个月,侯继高心里十分着急。一天,官兵在镇海大营休整。侯继高关在屋里想计策。忽见他的夫人备了香烛要去拜菩萨,侯继高便问:“夫人,今日不是初一也不是月半,你拜菩萨为啥?”夫人道:“老爷常去普陀山拜佛,我想今天就去求求南海观世音,保佑老爷早日旗开得胜,剿灭倭寇。”侯继高听了不由心头一亮,当即就想出一条声东击西的妙计。 第二天,侯继高一边派出探子,到各个岛上去侦察倭寇的动静;一边自己乘坐官船,带着夫人和大批亲随,鸣锣喝地去普陀山烧香拜佛。在普陀山一连住了半个月,又是吟诗又是题词,逍遥自在,像没事人一般。那倭寇得知侯继高在普陀山闲住,便想乘机出来活动。倭寇头领说,侯继高在普陀山,我们就离他远一些,到嵊山、泗礁去闹它个天翻地覆!领头的这么一说,倭寇们撑着快船,都往嵊泗洋面窜去。 侯继高派出的探子很快将倭寇的去向报到普陀山。侯继高连夜率领官兵悄悄来到嵊泗。这天,倭寇齐集嵊山,在岛上杀鸡宰羊大吃大喝。官兵赶到嵊山岛旁边的枸杞岛,随时准备出击。两岛之间只隔一道海峡,风向好的话,木帆船只须半个时辰就可到达。虽然倭寇就在眼前,但在这紧要关头,侯继高非常镇静。他知道,官兵一暴露目标,倭寇就会在眼底下逃掉。当天晚上,侯继高请来几位老渔民,向他们打听嵊山岛的地形情况。正说着,忽听得船桅上的鳌鱼旗呼猎猎响起来。一位老渔民说:“这回倭寇要倒霉了!”侯继高连忙探问原委,老渔民便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原来嵊山岛有两个可泊船的海湾,一个叫箱子岙,一个叫泗洲塘。箱子岙朝西北,泗洲塘朝东南。所以船只到嵊山辟风,总是东南风泊箱子岙,西北风泊泗洲塘。现在风向转了,刮起了猛南风,而倭寇的船都在泗洲塘,如不及时转移,肯定要发生危险。侯继高听老渔民这样一说,心下暗自庆幸。连忙点起战船,带了硫磺、硝石等火器,朝泗洲塘猛扑过来。倭寇头领喝得醉醺醺的回船头,发现风向转了,连忙命倭寇起锚打桨,转移泊船地方。由于船多,又是逆风,一时调不转头来。正忙乱间,忽听得海面上响起一阵喊杀声,一团团火球直朝船上射来。火趁风势迅速蔓延。倭寇的船队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又是风,又是浪,又是火,三路夹攻,倭寇的那些船呀,后船撞前船,前船撞礁岩,大船碰小船,小船撞舢舨,全像无头苍蝇一样,冒着火乱碰乱撞。不一会,船只全部烧毁沉到海底,倭寇全军覆没。 第二天,风过天晴,侯继高在枸杞岛上犒赏将士,乘兴登上了五里碑,豪兴大发,写下了“山海奇观”四个大字。


作者:119.1.3.* (2009/3/3 22:29:07)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抗倭名将---侯继高 第 20 楼

侯端1405年铨授金山卫指挥使。侯端在任期间金山卫保卫战威震四方,石头城下第一城闻名天下。侯端80岁寿终,赐葬于秦望山东麓,置石翁仲墓道。数百年来一直受后人瞻仰凭吊,怀念他毕生为修茸、保卫金山卫而建立的丰功伟绩。

张堰人姚光先生于1918年《侯将军》文中说:
端官至都指挥佥事(注1),世世袭职。其后裔继高(注2),亦破海贼有功,承祖(注3)则,于明末守城殉义以死。端葬于秦山之东麓,余尝有秦山吊侯将军诗。

秦山如拳耳,下有名将坟。缅怀明中叶,沿海桴(FU)鼓闻。
将军起卫国,东南张一军。倭人来肉搏,战血袍袖殷。
出奇得制胜,贼艘尽以焚。策马佩双剑,所向若有神。
寇退不敢近,功业岂有伦。孙曾相接踵,杀身有成仁。
一门瘁忠节,永年长明昆。殁葬山东麓,抔(POU)土迹已湮。
今经五百载,翁仲倒荆榛。穹碑忽被窃,云筑佛寺堤。
我来山之下,空自泣斜曛。登高望大海,想见当年勋。
小丑复跳梁,吊古意绪纷。安得将军起,扫荡靖边氛。

(注1):
侯端(1386—1465年),字敬庄,盱贻人,永乐乙酉(1405年)铨授金山卫指挥使。后任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官衔)。
(注2):
侯继高金山卫人。明嘉靖元年(1522年)生,16岁(1538)袭父职,任金山卫指挥同知。历任把总、副总兵、总兵、都督佥事等官职,先后镇守广东、浙江等地。积功实授都督指挥佥事,官至正二品,散官阶级为骠骑将军
(注3):
侯承祖(1587~1645年),明末金山卫人。万历三十年(1602年)16岁袭父职任金山卫指挥同知。五朝大事总论曰:順治二年(乙酉) 八月二十日,破金山衛,守將指揮使侯承祖及子士祿死之。松城破,總鎮李成棟以書招承祖,不應;厲志堅守,即妻子亦不令出城避難。二十日大兵薄城,城上矢石雨下,兵不得乘;大兵以 竹梯援城上,守城兵士用防牌蔽矢,隨登隨斫。既而西北備稍弛,乃以小舟壘城下,蟻附而登,城遂破。承祖及二子俱被執,長子士祿大罵不順,命叢射死;成棟欲降承祖,承祖不從,戮之。成棟稱承祖為江南第一忠臣,特宥其少子,令殮父屍歸葬。


作者:侯尚锫 (2009/3/11 9:34:5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1 每页5条 当前4/5页 [1] [2] [3] [4] [5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侯氏论坛  执行时间:1,508.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侯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