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哈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哈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被哈氏族群遗忘的哈汉章将军 已阅:3794 / 回复:1(楼主)


               被哈氏族群遗忘的哈汉章将军
  
  河间哈氏族群的老人们,在续写家谱时,拒绝汇总他的相关资料,理由是哈汉章是个教官,后来去了台湾,事实是回避政治风险,因为哈汉章是民国将领,避免给族群带来麻烦。
  搜集到他的资料也比较混乱,甚至有的说他是满人。
  民国初哈汉章将军为新堤清真寺题写“开天古教”巨幅匾额。
  1912年7月,哈汉章将军以"赞成人"的身份,在北京参加了“回教俱进会”的成立活动。
  上述两个材料证明他确实是回民。
  生卒年龄至今未能考证准确,莫衷一是,说法不一,那个都有合理的解释,那个都与后续资料对不上,留给今后待考证吧!
  他的名字因在湖北汉阳读书而叫汉章,他在河间老家时叫“天河”,他的字叫“云裳”吗!这还是一位老人临终前说出的秘密。
  这样当时的民国段祺瑞政府,就很难找到他了。
  他在汉阳有家,实际上他在河间也有家,后来在官场的逆境中,将家遣散了,可能至今两个家的后人还不能相认,现在也都找不到了。
  纵观哈汉章将军的一生,虽然没有做成什么大事,但也没有作什么不利于历史发展的事,职务不低,平淡一生。
  哈汉章将军是哈氏族群中,清史认可的哈元生将军的后人,学有所成的儒将,也是哈氏后人的楷模。
  
                        哈汉章将军简介
  
  光绪年间,哈汉章在湖北陆军堂读书,校址在武昌,毕业后在武昌军中任职,为此移居湖北汉阳,资料误传他是汉阳人。
  1899年,清政府在八旗和非满人历朝勋臣名将之后中,官派留学生;经慈禧批准,第二期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新军。
  哈汉章将军,以“雍正年间贵州提督哈元生后人”的身份,第二期到日本留学,哈汉章将军,是河间哈氏宗族唯一出国留学的新军将领。
  民国将领中的留日士官生:
  “蔡锷”第三期、“何英钦”第四期、“阎锡山”第六期留日士官生。
  1903年,回国后任军咨副使(三品)、禁卫军高级教官。
  哈汉章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清廷,末曾任军职。
  哈汉章是孙中山早期创建的“兴中会”的成员。
  武昌首义后,任陆军第八师师长。
  辛亥革命后,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作军事幕僚,在陆军部工作。
  1912年11月26日,哈汉章.李士锐.唐在礼.姚宝来.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13年2月12日,唐在礼.哈汉章.章遹骏.授陆军中将。
                      (摘自:中华民国将军名录)
  公元1915年,哈汉章掩护蔡锷逃出北京,制造了妓女筱凤仙掩护蔡锷出逃的假象,仅半个月被袁世凯的耳目识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有1915年11月15日的时报,在“水利与经界两局之现状”的报道中:“近人多云蔡锷在筱凤仙的帮助下离京的,其实不过是哈汉章等人为掩饰他们与蔡锷的关系而虚构的故事。”
  为此受牵连,袁世凯第二年病故,哈汉章才幸免于难。
  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琪瑞矛盾激化,致使“府院之争”。
   1916年 6月,段琪瑞将“丁世峄、哈汉章、金永炎、黎澍”定为“四凶”,将“汤漪、郭同、汪彭年、哈汉章、金永炎”定为“五鬼”。
  黎元洪总统妥协,黎元洪的幕僚被迫辞职免其横祸。
  1922年7月4日哈汉章任民国政府“将军府将军、廉威将军”。
  (摘自:《民国职官表,第65页》中华书局1995年8月,刘寿林、万仁元、孔庆泰编著。)
  1922年,黎元洪第二次出任大总统,没有多久,黎元洪被段琪瑞赶下台,哈汉章遭段琪瑞追杀,被迫遣散子女,扔下北京的哈公馆,逃离避祸。

作者:hbcdata (2008/10/1 8:37:25)   回复此贴
  回复:被哈氏族群遗忘的哈汉章将军 第 1 楼


                      哈汉章将军的简历
            ( ?- 1935)
  
  哈汉章 (回族),字云裳,祖籍直隶河间,清雍正朝军机处学习行走之哈元生之后。
  陆军中将,总统府侍卫武官长。
  民国将领、将军府廉威将军。
  1879年后入两湖书院商斋学习。
  1899年由张之洞选派留学日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队第二期步兵科。
  1903年11月,任湖北将弁学堂教官,后入湖北新军任职。
  1904年调赴北京,任陆军部练兵处军令司运筹科监督,代理军令司副使。
  1906年新军在河南彰德新军万人秋操时,他被任为中央裁判官长。
  1907年7月21日设立陆军部军咨处(正使冯国璋),任副使(陆军正参领)。
  1909年7月15日军咨处脱离陆军部,成立军咨府(正使冯国璋),同日任副使,同年参加筹组禁卫军,任训练处军咨官。
  1910年随载涛出国考察陆军。他与张镇芳同是清末军咨府的老同事。
  1911年曾与黄兴、李书诚等联系,秘密参与反清活动。
  1911年6月14日任清新军滦州会操西路军副总统官。
  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军事顾问,同年11月26日授陆军少将并加陆军中将衔。
  1913年2月12日晋授陆军中将。
  1915年7月14日给予二等文虎章。
  1917年任总统府(总统黎元洪)侍从武官长。
  1922年7月4日特任将军府廉威将军。
  1922年后去职,回原籍河间。
  后来到湖北汉阳隐居,曾倡议并集资兴筑东城垸堤,
  1925年建立东城垸工程处,任主任。
  1931年春夏间大体完工,夏秋间遭到百年未遇的大洪水,垸堤全部被冲坍。后来哈便忧郁病逝。
  1935年在汉阳病逝。
    
   民国初哈汉章将军为新堤清真寺题写“开天古教”巨幅匾额
  
  清光绪年间,在回族知名人士王碧如尊视(原任同案府府台),回藉深感原寺宇简陋不堪,将座落在东岸(东后街)之私邸两大间捐赠,改作新堤清真寺,建筑面积约为二百八十平方米。
  民国初,陆军中将哈汉章,为该寺题写“开天古教”巨幅匾额,悬挂在中间大厅。
  西为经堂,后有单池,水房;房子是木制结构,门廊呈三个半园形,门顶上书有苍松有力的“清真寺”三个大字。
  
                            洪湖市市区(新堤)清真寺
  
    1912年7月,哈汉章将军以"赞成人"的身份,在北京参加了“回教俱进会”的成立活动。
  哈汉章将军等社会知名人士,以"赞成人"的身份,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清真寺,参加了民族文化组织“回教俱进会”的成立活动。
  回教俱进会是一个回族文化团体,但是,它却显示了民族团结精神,大家推举了“赞成人”名单,共50人。
  包括了当时“临时政府”各部的首脑、要员和远在边关的将领,以及地区首领,不仅有回族,还有汉族、蒙古族、满族等,这个多民族集合的“赞成人”名单,充分说明至少在84年前,回族先贤及其广大回族群众,就有着宽广的民族团结的胸怀。
  他们是:蔡元培、沙豫立、彭允彝、殷汝骊、刘彦、刘揆一、金鼎、白榆、志钧、崔正午、宝熙、哈汉章、李映庚、段祺瑞、童雪□、熊希龄、谷锺秀、马元璋、马福祥、刘琅圃、那彦图、谭延 、蒋彬、姚锡光、艾春圃、赵秉均、吴景濂、马绍岑、马安良、刘维森、宋教仁、恩华、沙朝爵、马龙标、罗迪楚、黄兴、朱德裳、王统、沙丹如、赵毓衡、范源廉、马龙眉、李生勤、杨慈城、周正朝、王树构、赵子彬、闪子明、洪占魁、陶润芝。
  1912年7月7日,中国回教俱进会成立了!
  坐落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大街的清真寺人声鼎沸,刚刚摆脱了封建桎梏的中国回族人,从京城,从全国各地,向这里聚拢,参加这个回族历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集会。
  据 《正宗爱国报》报道:“昨日回教俱进会,借花市礼拜寺,开成立大会”。

                          张巨龄    回族研究,1998.01
  
                    哈氏后人  皓月  2008年于北京


作者:hbcdata (2008/10/1 8:38:51)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4)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哈氏论坛  执行时间:4,524.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哈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