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廖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廖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人俊公宗图说 已阅:3502 / 回复:3(楼主)

人俊公宗图说
《廖氏文化家园》 收集  廖俊源 整理 资料来源客家人社区


          余七岁而椿摧于冠?萱委于掳.丁国之否,而命也奈何!虽罔极,籍祖母之呵护,而自少至壮无不以萁裘坠焉是惧.倾于一阳之复,念动天良,得不究吾根底而示之万叶下乎?

          盖余先武威人也,后汨没无闻.家传有睥睨孙曹,灰吹煨尽而气鼓炎炎于昭烈者,若吾祖之云化是也.及晋唐又汨没,而宋运彰明,独有金精公一仙留题家谱,曾元来云垂一线以及俊也.俊何许人,水木之思,支流之虑,敢以茕独掷耶?

          于是从俊起,作五言四句之班次于后,曰;" 人哲昭长发 英雄尚后来 永言多福显 景运自和开."蔗班字一定而世守之,下非其种者无繇插入,不昭一脉之芬芳哉!俊不得北面而檥之衙官曲宋,但驴鸣犬吠,一作蚯蚓入宗图,以付子若孙焉.

                   大元至元十六年建子月

                   瑀之孙翰林院侍讲学士人俊谨题


作者:222.211.108.* (2008/11/15 22:58:33)   回复此贴
  回复:人俊公宗图说 第 1 楼

廖氏家谱序
        作者廖俊源
  吾尝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之有史,存亿万年之是非,家之有谱,以载千百世之源流。是非不当,稗官野史犹记;源流莫辩,将于谁参之,于谁考之。家谱之修,尤急于史也。谱之所以集一派之宗亲,使知敬宗收族,以定尊卑,正纶纪也。自叔安赐姓受氏,历三十四世,传至伯高,易飂为廖。吾族历华夏之兴衰,徙江南,迁闽粤,衍湘楚经数千载繁衍生息,今已遍布九州。

先祖庆祥公,居湖广省宝庆府武岗州龙管乡(今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兴夔公,乃湘徙西蜀金邑,吾族之鼻祖,庆祥公之十一世之孙也。康熙初,兴夔公商贾于西蜀之金邑城。后携妣宋氏、子世田来西蜀金邑落业,安插于柳溪乡之安家沟。稍丰置业新都梓童宫,并于彼建祠。传至十四世成名诸公,终因国力渐衰,朝纲不振、列夷侵华、民变四起、商贾凋零,尔后废新邑(新都)之业,弃商从农,举家迁安家沟(现金堂县五凤镇)世居。

吾祖兢兢业业勤于农耕,克勤克俭持家守业。元(朝)至正辛巳年至今,上下近七百年,此间更多寇祸,族之显著者,往往削歇凌替,而廖氏一族独繁衍绵延。吾祖兴夔公入川历时三百余载,代传十余,人丁逾千。菲先祖积德者厚,所遗者远,何能尔耶!古人云:着常规所以申约,而明一家之表范。夫一姓之兴,必有超群出类至德可师者。然后世克绵于无穷,必有聪颖其资,圭璋其器者,然后可光祖考于无穷。切勿食以德业而安,稍获微名以为足,不复刻苦。祖宗以勤劳树业,子孙以逸娱丧志,甚为吾宗不取也。吾族众仅遵家训,即亲之于疏,思何如而敷睦之,近之于远,思何如而连属之,富之于贫,思何如而周恤之。智之于愚,贤之于不肖,思何如而训导之。始见好恶相同,忧乐相共,音问相通,声势相倚,纲纪相扶。一室中,和气同流,仁风滂沛,邻里间,有无相济,和睦相处。望吾族子孙,毋论贫富贤愚,首当自立。仰效前辈,长者以仁德教化子孙,诲人不倦;子孙则应学而不厌,契而不舍,励精求实,方可人才辈出。其达也,则建勋业于当时,垂名于后世。其穷也,亦正己化人,振民风,遵律令,维世教,人皆敬矣。耆者以忠厚传家,子弟攻读为本,人材之兴可立待也。然联宗之谊,使之有伦有序。笃本支之好,使之相亲相爱,


作者:222.211.108.* (2008/11/15 23:01:36)   回复此贴
  回复:人俊公宗图说 第 2 楼

又没有家谱 朋友 我看看

作者:124.173.212.* (2009/3/21 13:17:36)   回复此贴
  回复:人俊公宗图说 第 3 楼

我是湖南邵阳廖氏后裔,曾听族中前辈谈到巴蜀(四川)有许多廖姓人群皆是本房宗亲,望来访。

作者:124.230.123.* (2009/4/28 20:31:0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廖氏论坛  执行时间:2,128.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廖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