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500年文化探微之五侯方域

    中华侯氏网 2011年8月27日 转自商丘网


阅读提示:

    写侯方域,有一种感觉很强烈,就是痛。这种痛是什么?给一个男人同情、怜悯,是对他人格的不尊重。感情是对等的,不是不能同情、怜悯,而是对有些人自己没有这个资格。居高临下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够有的姿态。

    那么这种痛是什么呢?

    年代并不久远,一个人却已如同一段历史一样,引发唾沫四飞的争议。其实,他的人、他的事、他的思想、他的气节等,都已成为谁也篡改不了的定数。争议全在各自的认知不同吧。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叩开长城,挥鞭南下,一群小人牵着一个懦弱的朝代逃亡,一介书生拍案投笔,欲把七尺的身躯投进大厦将倾的政治涡流中力挽狂澜。一个人改写不了历史,一个人挽留不住一个气数已尽的朝代,如同一个人阻挡不了一个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王朝。

    侯方域的拍案投笔挽留不了明王朝,他的仕或不仕也阻挡不了清帝国,这是谁也无能为力的朝代更迭、历史进程。我们以此界定一个人晚节保还是不保,是不是太过轻率?太有点“我以为”了?思考侯方域之前,似乎更应该思考清楚什么叫男儿气节。有“复国”之志叫气节。旧国无可复,新朝已稳固,顺应历史的潮流,这不叫失节吧?逆历史而动,像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难道就是一种可倡导的大气节、大国魂?是不是还要看看旧国与新朝哪个更得民心?一把尺子想裁量一切,只会出现偏颇。

    38岁,虽是壮年,却不该是壮悔的年龄。在理应年富力强、踌躇满志的年龄上翻然悔悟,不是壮志凌云,而是壮年而悔,这其中不是一种切肤的痛,又是什么?壮悔有多痛?怕他人能穷极想象的,都只能是一种“盲人摸象”的臆想吧。

    事实是,不论世事怎样评说,侯方域与他的壮悔堂依然静静地站立在古城一隅,眺望的目光永远浸透着一种忧思难消的沉郁……

    一朝文章惊海内

    被人称为“侯才子”,侯方域当之无愧。这一点,归德古城有着不曾淡泊的记忆。

    第一个段子,当数“葫芦诗”。说是侯方域“自幼颖异过人”,是人们公认的“小才子”。一次他逃学到一座庙里玩,几个在葫芦架下乘凉的和尚,就刻意拦着让他做诗。8岁的侯方域并不推脱,狡黠的眼神在葫芦与和尚的光头上“溜”过,张口就来:“葫芦架上葫芦藤,葫芦架下葫芦明。葫芦碰着葫芦头,葫芦不疼葫芦疼。”等这边和尚们明白过来被“戏弄”了,古怪精灵的“小才子”早跑得没了踪影。

    第二个段子,是说侯方域有着“过目不忘”的超高智商。他少年时曾奉父命去江南买书,买了整整一船的书。归途中,他每天坐在船头看书,看一本扔一本,回程未过一半,书已所剩无几。撑船人越看越纳闷,忍不住问他回去如何交代。侯方域拍了拍肚子说,书全都在这里了。果然,他回去后一本本写出,竟一字不差。

    自然,这些多多少少都带有些“故事”的色彩,它们多半在古城人津津乐道的讲述中。不过,在历史的讲述中,“侯才子”的赞誉,同样不是浪得虚名。

    1627年,在地方官万元吉的倡导下,归德府的文人名士成立了雪苑社,一时人才济济,一度令当初的文坛为之惊叹。侯方域就位列其中,虽年仅10岁,但他的文章已令人刮目相看。一时间,不少名士们“无不人人引为小友,文名不胫而走”。

    之后,随着年龄、阅历、学识的增长,侯方域的才华进一步得到展示,时人评价他“朝宗(侯方域字朝宗)天人姿,才大不可囿”、“好言天下大计,为文若不经思,下笔千言立就”。

    明崇祯帝即位后,魏忠贤遭诛,此前受到排挤的东林党人纷纷被起用。当年冬天,11岁的侯方域跟随重新被启用的父亲侯恂赴京做官。到了京师,经父亲安排,侯方域拜在当时著名文人、书法家倪元璐的门下,学习八股文。倪元璐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学生非常喜爱,传授文法,悉心指导,这对侯方域后来的散文创作影响极大,也使他受益终生。

    15岁时,侯方域回家乡应童子试,府、县皆为第一。但这位少年并无得意之情,在他看来,这只是实现宏图大志的第一步,他写下诗作《苍鹰》抒怀:“斜日催寒树,苍鹰独野征。飞扬愁岁暮,迟顿为毛轻。自具风霜气,终非燕雀情。去来须任意,湖海尚孤清。”当时名士蒋鸣玉在侯家做塾师,看到侯方域的诗文,“大惊,以为天才艳发,有不可一世之慨”。于是向自己的所有朋友推荐侯方域的诗文。一时之间,文人名士纷纷为他的文采卓识倾倒。第二年,侯方域回到北京,其间以文会友,结识了复社张溥、吴伟业,几社名士陈子龙、夏允彝。

    17岁时,侯方域代父草拟《屯田奏议》,详细地分析了明代官屯、军屯、民屯、商屯等的历史、现状和对策,提出考课、信任措施。他广征博引,洋洋万余言。但此时明朝大局已危,各种苛捐杂税让有田者宁愿乞讨他乡。在这种情况下,屯垦根本无法实施。但一个17岁的少年写出这样的经世治国之策,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此后,侯方域的才名“播誉于公卿间”,“天下争结交之”,人们将他与汉代张安世、唐代李德裕等相提并论。他也因此由“侯才子”成为“名公子”。

    痛煞一个“悔”字

    侯方域是一位“才子”,是一位拥得“佳人”仰慕、追随的经世才子。虽生在“纨绔”之家,但绝不是一位遭人不齿的“纨绔子弟”。他擅长散文,以写作古文雄视当世,清人将他与魏禧、汪琬合称“国初三大家”。

    但无论散文,还是诗作,侯方域的文字中不乏忧世之情和用世之志。当年侯恂再赴京师,由太仆寺少卿升为兵部侍郎,再升为户部尚书。其时明朝内忧外患,弊端尽显,侯恂欲展抱负而不能,内心十分痛苦。他的经历和用世思想,深深影响着逐渐成熟的侯方域。贾开宗《侯朝宗本传》说他:“幼博学,随父司徒公官京师,习知朝中事。尝叹曰:‘天下且乱,所见卿大夫殊无足以佐中兴者,其殆不救乎?!’”由此,忧愤之情可窥探一二。

    真实的侯方域理应是一位“忧国忧民、具有民族气节”的非凡雅士。他所交往和相互敬重的朋友基本是有气节、有豪情的仁人志士。他也一直极力用诗文歌颂民族节操和献身精神,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明崇祯十二年,22岁的侯方域赴南京应试,一举中第三名。但因策文言辞激烈、涉及指责皇帝而被除名。由此可见,他对大明王朝的“忠”也绝非一种愚忠,对乱臣贼子、社会阴暗,侯方域绝对深恶痛绝,但对忠义之人、凛然之事,他绝对有情有义。他称赞为抗清而死的吴应箕“明三百年独养此士”,他为抗清被捕、不屈而死的平民任源邃著文立传。

    当大清帝国已固若金汤时,侯方域选择了归隐。顺治二年到九年,侯方域经历了整整8年的隐居、奉亲生活。这期间,他重整旗鼓,恢复了雪苑诗社,搭齐“后雪园六子”——侯方域、贾开宗、徐作肃、徐世琛、徐邻唐、宋荦。

    至于侯方域被后世某些人讥为晚节不保,当时他于顺治八年参加了河南省乡试,并获第一名。怎样看待这种所谓的“失节”,当年二月河先生的论断可谓中肯!

    当年二月河参观过壮悔堂后,欣然著文《怎一个悔字了得》,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文章中说:“康熙这个人是很深刻的政治家,他对降顺他的前明官员很不客气,他瞧不起这样的人。活着不待见,死了——他专设《二臣传》请你上榜示众。”另一方面,康熙无时无刻不在绞尽脑汁“网罗”英才,希望大汉民族的英雄才俊全能为他所用。因此不惜动用政治手腕,敢不应举、出仕的,就让你获罪、入狱。可以想见,侯方域应大清科举,有些不得已而为之。不过设想,等他历经“康乾盛世”,他济世的思想和热忱再次被点燃起来,一个男儿重登历史舞台,无论是著文还是为官,“达济天下”,又有何不可呢?又有何值得非议的呢?

    35岁这一年,侯方域在他的“四忆堂”忆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感叹平生可悔者多,于是把书斋更名为“壮悔堂”。他悔什么?悔无功名?悔无建树?悔红颜玉陨?如今的壮悔堂依旧书香扑面,世事流变间依旧庄严肃穆,它可能回答得了主人的痛为何痛?

    我们倒可以坚信,无论侯方域的壮悔有多痛,绝不会狭隘到对一个女人的无限追悔。女人痛悔一定在感情,男人痛悔一定在功业。因为男人一生志在赢得世界尊重。由此推知,侯方域的壮悔一定是在家国高度上痛彻肺腑的追思与追念。

    侯方域的悲歌,理应是当时社会的悲歌。只是他的人生中太过深刻地打下了朝代更迭的烙印而已。天涯去往竟如何,最是关情云雀歌;细忆姑苏好风景,青衫回首泪痕多。天涯去往,青衫泪痕,真的难以想象,有多少眼泪能稀释这位倜傥才子的壮悔之痛呢?不过有一点不可否定,一代才子,一首悲歌,任时光不停流转,却难以成为寂灭。
 

    来源:文/晚报记者 班琳丽


分享按钮>>安徽燕氏宗亲分会筹委会祝贺河南燕氏联谊分会成立
>>中华燕氏宗亲会四川分会致河南分会筹委会的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