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费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费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苏州费氏历史沿革(征求意见稿) 第 11 楼

费修竹(1937-)1943年至1955年,就读于上海市钱业中小学。自上海解放之后,即担任《大公报》、《新闻日报》、《新民报晚刊》、《文汇报》、《大报》、《通俗报》通讯员(新闻日报社的通讯员证号为94146),从事课余采访写作。1955年考进复旦大学新闻学系,1960年五年制本科毕业,从此一直在安徽日报编辑部所属的经济部、工商部等部门任记者、编辑,曾担任周末刊副主编、生活特刊编辑部主任、省城新闻版主编、总编室版面主编等职。1984年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全国一级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988任安徽省第六届政协委员。1993年被国家新闻系列高评委评定为高级编辑职称,同年被评定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正式退休,受安徽省省长王太华聘请,任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在岗工作时所写通讯《他们真有“龙图”风格》获全省好新闻一等奖,所编读者来信《两亿斤粉丝求买主》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980年代编著的《安徽名特产》和《安徽特产风味指南》两书分别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妻子戴丽华,为浙江永嘉人氏,安徽省新华印刷厂排字车间工人,育一女一子:女儿费雁,毕业于安徽大学新闻系,现任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计划处主管,适镇江人氏、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江淮时报》副总编辑顾群,育一子,名顾亦飞;儿子费氏第十九世费英凡,毕业于合肥联合大学计算机专业和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会计系本科、工商管理学系本科,为双学士,任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文摘周刊》报编辑,配安徽凤台人氏、安徽省武警部队总队医院主治医师高琳,育一女,为费氏第二十世费茂林。


作者:费修竹编撰 (2009/4/15 16:44:32)   回复此贴
  回复:苏州费氏历史沿革(征求意见稿) 第 12 楼

费修渔(1944-)1965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即今河海大学),长期在浙江省新安江水电厂、衢州水电厂担任总工程师,职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任数届浙江省政协委员。妻子是浙江梅城人氏江振坤,育一女,为费氏第十九世费英鹤,毕业于安徽工学院,在浙江省嘉兴发电厂工作。

我大姐费梅君告诉我,在西山鹿村的三房有费兰生(郁如),其四子为:费乾元、费坤元、费震元和费燮元。费震元有二子即费修莹(居广州)、费修强(居上海),费修强育子第十九世费英杰,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还有在西山前湾的三房有费桔生(淡如),有子费瑞元,瑞元长女名费引宝,嫁我姑母费贤贞的承嗣儿子徐紫葭为妻。

对于费氏历史深有研究者的费氏传人有费怀芝(延珍)庶出之子费氏第十六世费昌运(我叫他“兴公公”),即习惯称“兴宝”的费燕诒先生,他今已高寿84岁,住与承志堂相邻的介福堂内。他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想方设法保存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还有辛村的第十六世费昌怡即费芍如(费怀芝之族侄)之次子费百钧之子费氏第十八世费凤图先生,据说他在苏州寓所保存了珍贵的族谱。费燕诒和费凤图都是《苏州名门望族》一书的撰稿人。费燕诒属大房即秉训堂一门的后人,曾任鹿村小学校长,思想进步,矢志研究洞庭西山历史,补充了缺失的费氏族史,他撰有18万字的《洞庭西山文史志》。

2008年2月


作者:费修竹编撰 (2009/4/15 16:44:59)   回复此贴
  回复:苏州费氏历史沿革(征求意见稿) 第 13 楼


作者:122.94.210.* (2009/4/15 19:26:03)   回复此贴
  回复 12:回复:苏州费氏历史沿革(征求意见稿) 第 14 楼

费老:
  您好!
  我叫费厚斌,我衡阳(江苏金湖)始祖于1368年从苏州阊门迁来的。    
  能否联系上费燕诒?
  邮箱:feihoubin@163.com

作者:117.95.28.* (2009/5/25 21:10:52)   回复此贴
  回复:苏州费氏历史沿革(征求意见稿) 第 15 楼

我是浙江湖州市区的  据我家长辈说  我家在太湖西山有远亲的 那么也就是我家也是从那里来的

作者:220.187.117.* (2009/11/18 22:45:2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5 每页5条 当前3/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费氏论坛  执行时间:8,972.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费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