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鲍氏渊源沿革及谱系考述
- 中华鲍氏网 2012年2月27日 鲍贤昌
三桥鲍氏渊源沿革及谱系考述
口鲍贤昌
民国《鄞县通志》云:“鄞之氏族,唐以前无甚著者,其有数旧望,大都来自异县,土著之族久已无可考,南宋奠都临安(今杭州),中州人士转徒而南者明州为盛,自是而后,甬上氏族乃称灿著”。鄞县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北方来此任职者、揽胜者、经商者,一入鄞境,就不忍离去,迁家定居。其次,又有为避战争和异族入之难的北方南逃者,见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就定居下来,发族成村。三桥鲍氏就是一支南宋绍兴间(1l 31--ll 6 2年),为避战争和异族入侵,由甬东迁鄞县徐盛岭,尔后至元代又迁徒三桥鲍家的氏族。
一、三桥鲍氏渊源沿革
“鲍系自姒姓,夏禹裔孙,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以命氏”。宁波三桥鲍氏,历史悠久,源流远长,上溯春秋,鲍叔牙与管仲友善,分金于鲍山之下,山在济南城东三十里,山由叔牙而得名,下有鲍城,即食采邑也。叔牙卒,葬兖州府滕县北十五里。叔牙曾孙国,代为齐卿,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故齐郡渤海,世有鲍氏也。虽始封上党,后奕世昌大,子孙遂以氏为姓,而系之以族。自齐为田和所迁,楚后破亡,其国并入于秦,子孙遂散处于天下。况牵字庄子,为齐卿,灵公信声孟子之诉而刖之。至汉,其后裔鲍宣,字子都,哀帝朝拜司隶校尉,生二子,永、升。永字君长,光武朝拜司隶。永子昱,字文泉,建武中拜司隶,祖孙三世,俱为司隶、名扬天下。宣之少子升;字君登,官封会稽太守,卒于任。其子孙世为越人。
东汉中,升之裔孙由会稽迁于明州。北宋末,金兵侵汴京,高宗南渡,追至明州,鲍孟辅字士忠,为避战祸,由明州迁徐盛岭。孟辅曾孙学,字希颜,先同弟由徐盛岭迁陈婆渡西北,原为前鲍族,至元延祜乙卯年(13l 5年)迁三桥鲍家,为鲍家始迁祖。 鲍家,地处鄞南平原,东邻干墩,南毗陈婆渡,西接千年古碘萧皋,北抵三桥,前塘河从村北穿境而过,土地肥沃,河水秀灵,耕读成风,名人辈出,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二、关于《三桥鲍氏宗谱》
《三桥鲍氏宗谱》于明洪武十七年(1 384年),由族人云庵公(友寿)所创,当时离定居三桥鲍家仅69年,全部族人仅百人左右,村中并无开国元勋,又无当朝显贵,更没有官商巨贾,极大多数都是种庄稼的农民,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当时族人修谱呢}十一世鲍思(南村叟)说:“及元,以胡乱华,奢移依,人伦坏,异端暴横,欺凌吞虐,越礼犯分,礼至此已扫地矣。所幸存者,建祠宇,修族谱而已,上古比间之义,庶由此而可复焉”。这就是说,修谱的目的是为了“拨乱反正”,为了拯救当时遭严重破坏的儒家伦理道德,是为了促进族人互相关爱,有助于社会稳定。
《三桥鲍氏宗谱》,自明洪武十七年创谱以来,历经了十一次修谱。第一次纂修,明永乐十六年戊戌,距洪武甲子三十五年。第二次纂修,明成化五年已丑,距永乐戊戌十二年。第三次纂修,明弘治十年丁已,距成化已丑二十九年。第四次纂修,明嘉靖十二年癸已,距弘治丁已三十七年。(按是谱自癸已九世祖忍齐公修后,迄清乾隆甲寅,十六世祖野塘公方始重修,其问历明隆庆、万历、天启、崇祯诸朝,复经清顺康雍三朝,计失修时二百六十二年。然此悠久,期中或经纂修,想必为国乱所散失,今遍阅全谱,无迹可稽,乃作失修论)。第五次纂修,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距嘉靖癸已已二六二年。第六次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戊申,距乾隆甲寅二十五年。第七次纂修,清道光十三年癸已,距嘉庆戊寅十六年。第八次纂修,清咸丰六年丙辰,距道光癸已二十三年。第九次纂修,清光绪七年辛已,距咸丰丙辰二十五年。第十次纂修,民国三年甲寅,距光绪辛已三十三年。第十一次纂修,民国二十四年乙亥,距民国甲寅二十一年。
自明洪武十七年(1 384年)创谱,至民国二十四年(1 935年),最后一次修谱,共551年,平均50年一次。由于屡经沧桑,历次《宗谱》绝大多已佚,目前仅存第十一次纂修民国二十四年《三桥鲍氏宗谱》一部,共16卷,前有卷首,后有闰谱。洋洋4 7 5万字的大观,5053人的繁衍生息情况跃然纸上,成为当地的著名宗谱之一。此谱现存宁波天一阁,目前尚未发现它处亦有此谱者。
该宗谱为木活字排印,封面书签题“三桥鲍氏宗谱”,民国二十四年重修,版心印有谱名、卷次、页码及“伦叙堂”字,卷首排行、序言、奉邑岭下鲍氏认族记略、凡例、纂修名号、历代修谱年表,前叙十三首、世次葫言、行第派别等,前6卷为“世系”,后9卷为“世略”,第l 6卷为各种文稿(包括诰敕、家训、宗约、仕臣、科名、传状、赠言、著述、里宅园池庄舍、祭产及重印民国《三桥鲍氏宗谱》资助人名录等)。
卷首《序言》颇为重要,为民国二十四年夏月同县陈耕识撰。另一篇《奉邑岭下认族记略》为民国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一孙茂焘、茂权谨识,介绍奉化岭下鲍氏的认族经过:在民国三年(1 914年)第十次修谱时,有徐盛岭磐公(鲍学之弟)的后裔,自奉邑岭下来认谱,白云是 公的第十九世孙,因证据不足,没有同意。来人态度极其诚恳,“至垂涕泣而去”,不久又抱其历代神主,再来相告,于是三桥族人再次认真讨论,把其神主“拂拭再三”,终于看清了公以下的宗瑞公,与谱上对徐盛岭的记载,与平时对徐盛岭的了解,都“确相符合”,这才“不忍拒绝”,同意入谱,在第十一次纂修的宗谱中,为之立华盖图,别为一什,曰“徐盛岭下支派”。并于宗谱的卷首,刊载《奉邑岭下鲍氏认族记略》一文,专记此事的始末,以获得全体族人的认可。
分享按钮>>文苑13期 关于寿县鲍家湾情况的介绍
>>文苑13期 睢宁鲍氏寻根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