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2期 鲍元:为“死不起”奔波的奇人

    中华鲍氏网 2011年10月23日 路冉冉


                 鲍元:为“死不起”奔波的奇人
                                    □ 路冉冉

                
    他提出的“公民火葬基本费用应政府买单”写入《民政部关于加快殡葬事业发展的意见》
    他,曾经是殡仪馆的一名火化工,1983年踏入殡葬行业,殡葬工作中,访问过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1300多家殡仪馆、公墓和塔陵园,拍摄殡葬建筑、民俗图片5万余幅……2007年,他提出的“公民火葬基本费用应政府买单”写入了《民政部关于加快殡葬事业发展的意见》一文,并于2009年12月18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网公布。
                          结缘:子承父业踏入殡葬行业
    2010年4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宁阳县金阳佳园小区,见到了被人称为“殡葬界传奇人物”的鲍元。已经从殡仪馆退休3年了,今年53岁的鲍元谈起殡葬事业生涯仍是滔滔不绝。
    “我父亲原是宁阳县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小时候经常跟父亲去殡仪馆。1983年父亲因病退休,那一年我接了父亲的班,做了一名殡仪馆的火化工。这一做就是12年。”鲍元说,当初他放弃了去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选择了殡仪事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行业的工作时间十分特殊,每天24小时工作,上几天休几天,也就是说,连续上三天班就能连续休息三天,“我觉得这样我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鲍元告诉记者,自从事殡葬工作以来,他逐渐对这一行业产生了兴趣,开始关注殡葬行业的发展情况。“就从那时开始,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别的城市的殡仪馆去参观学习。”鲍元说,业余时间的学习都是自费完成的。
    在他踏上岗位的年代,人们对火化工讳莫如深。“那时候还不叫殡仪馆,都叫火葬场,一提起火化工,人们都‘退避三舍’,火化工的地位很低,常常被人看不起。”鲍元说,虽然如此,父母对他的选择却十分支持,他父亲经常教育他行业无贵贱,工作总要有人来做,做就要做好。“那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作之后,家里亲朋好友帮忙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但是女方一听我是在火葬场工作就都黄了。”工作后,家里前后给他张罗了20多个对象,一个都没成。直到1984年,才谈了一个不介意他工作的对象。
   “你们知道我的新婚蜜月是怎么过的吗?结婚后我请了4天婚假,带着爱人从徐州到滕州、曲阜,一路上参观访问了4家殡仪馆。”鲍元笑着说,那时候朋友知道他的蜜月之旅后都大跌眼镜。
                          痴迷:考察1300多家殡仪馆
    从1983年到现在,鲍元自费走过全国1300多家殡仪馆,行程达20余万公里,用坏了6部相机,拍摄了3.8万张各地殡仪馆、墓园及不同葬俗的照片。2001年,中国民政部编辑出版中英文对照、发行国际的关于中国殡葬事业的书籍《天堂揽胜》便是由鲍元促成的。
    在鲍元家的小阁楼里记者看到,一侧的书架上,摆放着《中国现代殡葬教育10年》、《北京殡葬史话》、《中国殡葬业信息大全》等书籍。鲍元介绍,书架上的书全部是与殡葬、民俗、法律等有关的书籍,有3000多本。在书架的右下方,摆放着一本本火车时刻表。“这些都是我出门时必带的工具,火车时刻表、地图,几乎每年都更新,我现在有30多本火车时刻表,各个城市的地图共有三四百张。”在书架对面的书橱里,摆放的是鲍元多年来考察殡仪馆时记的日记。“我每到一处殡仪馆,都会认真地做记录,拍图片供以后研究用。”光是考察日记他就写了80多本,有三四百万字,底片也保存了2万多张,用坏了6部相机,为了保存影像资料,他还自费专门去学习了摄影技术。
    “自从2007年退休后,我每年有8个月的时间奔走在去各地殡仪馆的路上。”鲍元说,为了寻找中国最北的殡仪馆,他1995年到了黑龙江省的黑河,得知在黑河以北的大兴安岭的加各达奇也有殡仪馆,他又在1996年9月去了加各达奇,1998年又去了内蒙古。“内蒙古是最冷的地区之一,温度经常是零下四十度,为了去那考察殡仪馆,我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自我锻炼,包括洗冷水澡。”鲍元说。为了全面了解和认识各地殡仪事业的发展情况,他还到过昆明、云南等地,在西藏拉萨、日喀则考察时,经常鼻子里插着氧气管进行摄影和访谈。
    “到现在为止,我用在考察殡仪馆上的花费已达15万元。”鲍元说。
                          成就:建议被民政部采纳
    “如果说一开始到各地殡仪馆考察是为了学习别人的经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殡仪工作,那么从2001年开始,我外出考察则是为了写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的就是调查公民火葬基本费用应由政府买单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鲍元告诉记者,在宁阳县第一殡仪馆做了12年的火化工后,他调到第二殡仪馆任副馆长。从那时开始,他对殡葬事业的关注度大幅度提高。为了推进中国殡葬事业的改革发展,他创办了环球殡葬网、环球殡葬报。
    鲍元介绍,2001年,全国殡葬业普遍陷入经营艰难的处境,许多殡仪馆实行改制,有的卖给了私人。“实际上1994年、1995年,殡仪馆就开始走市场化经营的道路了,国家不再予以财政补贴,殡仪馆自负盈亏。为维持经营,许多殡仪馆将殡葬费开始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百姓中开始流传‘死不起’的说法。”自2001年以后,他每到一处殡仪馆考察,就和那里殡仪馆负责人就“公民火葬基本费用是否应由政府买单”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这一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业界人士还有老百姓的认可。”中国传统的殡葬是土葬,1956年国家开始提倡火葬,到现在全国火化率已在90%左右,许多人对于自负火化费用一直颇有微词。“国家推行火葬本身是对国家有益,强制老百姓改变土葬观念选择火葬,火化遗体时还要跟老百姓要钱,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鲍元说,国家与老百姓、殡仪馆与老百姓,甚至是职能部门之间都开始因为这一问题而出现矛盾。
    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开向全国征求“殡葬管理条例”修改意见时,鲍元提出的“公民火葬基本费用应政府买单”被列为“最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批转民政部,后来写入《民政部关于加快殡葬事业发展的意见》一文,并于2009年12月18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网公布。
    鲍元说,现在中国实行“公民火葬基本费用政府买单”政策的地区还很少,山东省也不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促成这一政策的实施。
                                           原载于2010年4月21《齐鲁晚报》

 


分享按钮>>文苑12期 建国后长治县第一任县长——鲍德山
>>文苑12期 乡村谱师鲍英善